• 趙承嘏
    1932-1966
    上海藥物所首任所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藥物化學家 。
    字石民 。1906年錄取官費留學英國 ,1912年獲曼徹斯特大學碩士學位 、1914年獲瑞士日內瓦大學博士學位 。
    中國中草藥研究的先驅者 。藥物研究所首任所長 。畢生研究中草藥化學成份 ,在生物鹼的分離結晶方面有獨到之處 。他建立了一整套系統研究整理祖國醫藥的科學方法;解決了青黴素鉀鹽結晶的方法 。先後當選為第一 、二 、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55年當選第一屆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 高怡生
    1966-1984
    上海藥物所第二任所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藥物化學家 。
    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化學系 。1950年獲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
    通過開展氯黴素合成新法及其類似物的研究和從檸檬酸合成異煙肼的工作 ,開拓了設計與合成新藥的藥物化學新領域 。他創造性地設計和指導合成了數百種抗腫瘤的化合物 ,其中7—8種 ,已作為抗腫瘤新藥用於臨床研究 。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93年後稱中國科學院院士 。
  • 謝毓元
    1984-1987
    上海藥物所第三任所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藥物化學家 。
    1949年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 。1961年獲蘇聯科學院天然有機化合物化學研究所副博士學位 。
    在天然產物領域較早開展了天然藥物的全合成工作 ,在血吸蟲病藥物 ,金屬中毒解毒藥物 ,放射性核素促排藥物的設計 、合成 、藥效篩選 、作用機理 、配位化學等方面開展了系統完整和卓有成效的研究 ,並發現了若干效果優良的新藥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93年後稱中國科學院院士 。
  • 白東魯
    1987-1996
    上海藥物所第四任所長  |  藥物化學家 。
    1957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藥學系 ,同年進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工作 。1967年獲捷克科學院副博士 ,1981-1983年在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化學系做博士後 ,1984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學農學部任訪問教授 。
    作為國內在心血管神經系統藥物化學和手性藥物合成領域的一名學術帶頭人 ,長期從事新藥和天然生物活性物質的化學合成研究 。80年代作為組長參與完成抗癌成藥美登素的全合成 ,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作為主要學術帶頭人參加《石杉鹼化學和藥理研究》項目 ,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 陳凱先
    1996-2004
    上海藥物所第五任所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藥物化學家 。
    196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 。1985年在上海藥物所獲博士學位 。曾在法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 。
    在嵇汝運先生的倡導下 ,與同事一起在我國率先開拓了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研究領域 。建立和改進 、發展了多種理論計算和藥物設計方法與技術 ,開展藥物作用的分子機制 、藥物設計和新藥發現的系統研究 ,推動了我國該領域的發展和創新藥物的研究 。
    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 丁 健
    2004-2013
    上海藥物所第六任所長   |  中國工程院院士 ,藥理學家 。
    1978年畢業於江西醫學院 ,1991年獲日本九州大學博士學位 。
    致力與抗腫瘤藥物的研發與作用機理研究 。他作為主要發明者之一研發的抗腫瘤候選新藥K-001 、希明替康 、德立替尼等正在進行臨床研究 ,若干分子靶向藥物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在拓撲異構酶抑制劑 、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劑 、分子靶向藥物的作用機制以及分子標誌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 。
    2009年 ,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 蔣華良
    2013-2019
    上海藥物所第七任所長  |  中國科學院院士 ,藥物科學學家 。
    1987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化學系 ,1992年於華東師範大學獲碩士學位 ,1995年於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獲博士學位 。
    主要從事藥物科學基礎研究和新藥發現 。系統發展了藥物作用靶標發現和藥物設計理論計算新方法 ,為新藥研究提供工具 ,獲得國際同行和工業界廣泛應用 。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何梁何利科技創新獎等獎項 。
    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