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 ,上海藥物所舉辦中國科學院第四屆科學節活動 ,活動主題為「探秘藥物微觀世界」 。來自上海科技大學附屬學校50名小學生走進藥物所海科路園區參加了線下活動 ,本次活動的科普報告在Bilibili同步直播 ,累計觀看近400人次 。
開幕式上 ,藥物所科研與新藥推進處副處長李川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歡迎 ,並向大家介紹了藥物所 。藥物所建所八十九載 ,在新藥研發道路上取得了驕人成績 ,不僅因為這裏大師雲集 、設施齊備 ,更是因為一代代藥物所人對「創新藥物 、造福人民」初心和使命的協力傳承 。
蛋白質不僅是人體重要的藥物靶點 ,也是重要的大分子藥物類型 。我們體內的蛋白質長什麼樣 ,又是如何與藥物相互作用的?蔣軼研究員帶來的科普報告《蛋白質與藥物》 ,解答了同學們的疑惑 。科學家們藉助生物物理學的方法給蛋白質畫像 ,繼而基於靶標結構進行精準的藥物設計 。
接下來 ,同學們參觀了藥物所的大型儀器平台 。冷凍電鏡技術平台可以對蛋白質 、病毒等生物大分子進行三維結構解析 ,洞察靶標蛋白的真面目 ,進而幫助科學家們開展藥物靶標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以及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 。MOST及圖像融合分析平台 ,能夠幫助科學家更清楚地看到疾病發生以後到底是如何影響和破壞器官的 ,也可以了解藥物進入體內後去了哪裏 ,有多少藥物到達了病變的位置 ,從而判斷藥物的治療效果 。分子影像平台 ,分子影像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化合物或者新型製劑在細胞水平上的作用 ,為藥物的治療效果提供細胞層面的實驗證據 。
最受歡迎的科普小實驗環節 ,研究生志願者們帶來噴霧作畫 、炫彩煙霧趵突泉等小實驗 ,讓小朋友們在互動娛樂和神奇的實驗現象中明白酸鹼中和 、氧化還原等科學原理 。
本次科學節活動由上海藥物所科普工作組 、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受體結構與功能重點實驗室 、所級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和所工會聯合舉辦 。在此過程中得到了藥物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及陸曉傑課題組 、吳蓓麗課題組 、趙強課題組等多個課題組的年輕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志願者們的大力支持 。
小朋友們在藥物所海科路園區合影
開幕式現場
蔣軼作科普報告
參觀大型儀器平台
科普小實驗現場
(供稿部門 :所科普工作小組;供稿人 :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