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精神
本報訊(記者黃辛)近日 ,趙承嘏先生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研討會暨趙承嘏誕辰130周年紀念會在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舉行 ,謝毓元 、陳凱先 、丁健 、丁奎嶺 、張旭等院士和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
中科院院士陳凱先表示 ,趙承嘏先生等科學家開闢了近代科學技術在中國萌發 、生長的先河 ,闡述科學精神的真諦 ,他鼓勵年輕科研人員要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的科學精神 ,把中醫藥創新研究提到國家科技戰略的高度 ,推動我國科技的原始創新 。
中科院院士謝毓元曾經作為趙承嘏的助手與趙老共事多年 ,他講述了在趙老的指導下 ,開展常山葉中常山鹼有效成分含量測定以及普羅卡因的生產工藝的故事 ,強調科研與應用結合在今天尤為重要 。
據了解 ,趙承嘏為我國天然產物化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迄今為止研究了2000餘種中草藥和植物 ,分離純化了6000多種天然化合物 ,發現了100多種新化學骨架 ,從中發現了一大批具有各類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在此基礎上開發了多種新藥 。
「最值得我們銘記的 ,是趙承嘏先生對科研工作的摯愛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所長蔣華良表示 ,無論時局如何動盪 ,他始終守着藥物研究所 。抗戰前 ,藥物所僅趙承嘏1名專任研究員 ,但哪怕是「一個人的研究所」 ,也沒有停下過「一心一意為百姓創製良藥」的努力 。「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家最寶貴的品質 ,也是我們今天紀念趙承嘏先生的意義所在 。」他以一己之力於動亂中創辦藥物所 ,培養了一大批藥學人才 ,逐步形成化學和生物兩大學科互補 ,以研究天然藥物為主的研究體系 ,奠定了現代藥物研究的基礎 。
《中國科學報》 (2015-12-16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