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上海張江核心區GPCR研究集群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
中新網上海5月18日電(鄭瑩瑩)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傳捷報 ,科創中心建設核心區——張江核心區GPCR(多項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集群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 。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解析人源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全長蛋白的三維結構 ,揭示了該受體蛋白不同結構域對其活化的調控機制;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解析人源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七次跨膜區晶體結構 ,揭示了其別構調節機理;這兩項成果於北京時間5月18日凌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同時在線發表 。
此外 ,iHuman研究所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解析了人源Smoothened(平滑)受體的多結構域三維結構 ,這項成果於北京時間5月17日傍晚在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復旦大學藥學院是上述三項科研成果的主要合作單位 。
經過多年的培育 、努力與發展 ,在張江高科技園區已經形成了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上科大iHuman研究所為主體 ,與復旦大學藥學院 、國家新藥篩選中心密切合作的GPCR研究集群 。據介紹 ,6年來 ,這個研究集群的科研團隊共成功解析11個GPCR結構 ,在《細胞》(《Cell》) 、《自然》(《Nature》)和《科學》(《Science》)等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12篇論文 ,開發出4個相關候選藥物 。
iHuman研究所 、上海藥物所 、南加州大學與多家知名藥企結成GPCR國際研究聯盟 ,推動高端原創科研的數據共享和成果轉化;iHuman研究所成功舉辦的四屆GPCR年度論壇業已成為該研究領域的標誌性盛會;自2013年以來 ,GPCR也成為每年由上海藥物所和國家新藥篩選中心等單位主辦的高端跨學科精品學術論壇——皇后鎮分子生物學(上海)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 。原創科研 、成果轉化和學術交流相互促進 ,一個GPCR研究高地正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區崛起 。
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方案的第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包括打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學和科研機構 、開展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等 。目前 ,上科大和多個中科院研究所密切合作 ,全力建設軟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 、活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像等線站工程 、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和上海光源二期線站工程 ,規劃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 。
據悉 ,上述大科學設施將使張江地區的綜合科研實力再上一個新台階 ,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 ,張江地區的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和醫藥企業將進一步加強科教融合和產學研用協作 ,構建科技進步驅動產業發展的完整創新價值鏈 。未來 ,更多的重大科研和產業化成果有望從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湧現出來 ,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添磚加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