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必須標準先行

「中醫藥現代化與新藥創製」學術研討會

中醫藥現代化與國際化必須標準先行

  本報訊(記者黃辛)東方科技論壇第291期「中醫藥現代化與新藥創製」學術研討會日前在滬舉行 ,近40位專家學者圍繞我國中醫 、中藥現代化中面臨的問題 、發展的新方向及中藥藥物研發的新思路進行了深入研討 ,並結合我國現代醫藥學的發展提出中醫藥今後的重點研究領域 。

  大會主席 、中科院院士陳凱先指出 ,我國具有原創優勢的中醫藥科技資源蘊藏巨大潛力 ,這為未來以中藥及民族藥為基礎的新藥創製提供了重要基礎 ,「必須開拓未來的研究方向 ,推動中藥新藥創製」 。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黃成鋼認為 ,中藥複方由於成分數量眾多 、結構多樣 ,藥效物質難以尋找和確定 。解決這一難題需要方法和技術創新 。

  在中國藥科大學副校長孔令義看來 ,我國中藥質量控制技術雖然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但尚未建立科學 、嚴謹 、低成本並符合中醫整體觀及中藥特點的產品質量保障體系 。他指出 ,只有將中藥工業現行的粗放型製造方式改造成精細化製藥流程 ,把中藥質量控制融入到製藥過程中 ,建立起藥品質量控制系統自調整 、自進化機制 ,促使製藥技術水平不斷升級 ,才能持續改善和提升藥品內在質量 ,提高藥品標準 。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中藥標準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果德安提出 ,科學中藥標準的建立是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前提和基礎 ,實現中藥的國際化必須標準先行 。

  《中國科學報》 (2017-06-21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