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回祖國創製新藥」——紀念中國藥學大師嵇汝運誕辰百年

  

1997年在實驗室思索 李曉玉 提供

       中新網記者 鄭瑩瑩

  12日在地處上海浦東的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內 ,從北京 、南京 、貴州等地趕來的醫藥界人士相聚 ,共同紀念中國藥學大師嵇汝運院士(1918年-2010年)誕辰百年 。

1980年與研究生陳凱先討論 李曉玉 提供

  作為中國創新藥物研究先驅 ,嵇汝運引領中國在抗血吸蟲病 、抗瘧疾 、抗心律失常和抗感染及金屬解毒等方面進行了創新藥物研究 ,1999年獲得中國藥學發展特別貢獻獎 。

  「應該回到祖國去 ,為祖國創製新藥」 ,嵇汝運已去世八年 ,而他說的這句話依舊縈繞在後輩耳畔 。

  業界同僚相聚 ,念得頻繁的亦是他在上世紀50年代初毅然回國效力 ,開始研製中國藥的往事 。

  嵇汝運1918年4月24日出生於江蘇省松江縣(現屬上海市)一個普通家庭里 。那是民國初年 ,中國的醫療衛生異常落後;嵇汝運的四位叔伯和母親先後被病魔吞噬了年輕的生命 ,這給他稚嫩的心靈帶來極大的創傷 。

  1946年 ,嵇汝運被錄取為「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生物化學專業的留英公費生 ,先赴美國新澤西州的油脂產品廠實習 ,而後去了英國伯明翰大學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 。

  正當他在大洋彼岸進行神經系統藥物的研究時 ,在親人寄來的信件報刊里 ,他了解到 ,新中國建設欣欣向榮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了 。

紀念會現場 蔡輝攝

  他毅然決定回國 。

  下這個決定並不容易 。上世紀50年代初留學生回國有三大難 ,一是自己要能下決心回國;二是 ,一些國家在中國留學生歸國上設置了不少障礙;三是回國後缺少平台開展研究工作 。

  但「嵇汝運們」還是懷着一腔報國的熱情回來了 。1953年 ,嵇汝運謝絕了導師 、好友的挽留 ,放棄英國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回到闊別六年多的祖國 ,走進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的大門 ,從這裏開始他長達50多年的藥物研究征程 。

  紀念會現場 ,已是90歲高齡 、曾與嵇汝運共事大半輩子的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老一輩科學家胥彬研究員回憶說 ,嵇汝運在新藥研製上碩果纍纍 ,其中便包括 :

  ——蒿甲醚 ,用於治療惡性瘧疾 。1988年9月通過新藥評審後 ,蒿甲醚被臨床廣泛應用 。「經過世界衛生組織推廣後 ,後來我們國家送給巴西的國禮就是蒿甲醚」 ,胥彬說 。

  ——二巰基丁二酸鈉 ,這原本是製備巰銻鈉的化學原料 ,嵇汝運將其開發成為金屬解毒藥物 。該藥對銻 、鉛和砷等多種金屬均有解毒作用 ,因此被廣泛應用於解救金屬中毒病人 ,並載入了中國藥典 ,這也是由中國研製並被國外公司仿製的唯一藥物 ,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4種基本藥物之一 。

  此外 ,嵇汝運超前的科研思想也備受稱讚 。他在中國率先開展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領域的研究 ,他創立的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研究組 ,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分子模擬 、理論化學計算和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研究方面較有影響的研究中心之一 。

  在嵇汝運的夫人李曉玉眼裏 ,「老嵇」確實是一個活到老 、學到老的人 ,但她說 ,「老嵇」一生的成就離不開他所處的時代 ,「特別是他科研生涯的最後幾十年 ,遇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好時代 ,遇上了好政策 ,科學技術被視為第一生產力 ,他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