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壽命的不斷延長 ,人類遭遇各種疾病的概率越來越高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2020年全球衛生統計報告》顯示 ,心腦血管疾病 、癌症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糖尿病每年致3230萬人死亡 。全世界的醫藥工作者都在孜孜不倦地尋找攻克這些頑症的方法 ,希望發現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藥物所)研究員 、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柳紅已經在新藥研發的路上走了20多年 。「做國家事 ,擔國家責 ,於萬千世界找出能治癒疾病的新藥是我從事科研的初心 ,也是畢生追求 。」柳紅告訴《中國科學報》 。
急國家之所急
出身醫學世家的柳紅 ,從小就對配藥特別感興趣 。填報高考志願時 ,她堅定地選擇了中國藥科大學 。1999年 ,她於母校獲得博士學位後 ,進入上海藥物所從事新藥研發工作 。
藥物的靶點通常是生物大分子蛋白 ,新藥研究往往通過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與大分子的靶點相互作用 ,調節靶點起到治療的效果 。說得形象點 ,就是尋找小分子化合物和大分子蛋白之間的「最佳配對」 ,為一些關鍵靶點尋找合適 、有成藥性的先導化合物 。
2020年初 ,春節將至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 。危急時刻 ,上海藥物所迅速響應 ,成立抗疫攻關團隊 。自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暴發 ,柳紅團隊一直致力於抗冠狀病毒藥物研發 ,具有豐富的抗病毒藥物研發經驗 。她迅速召集課題組成員成立抗疫攻關小組 ,積極尋找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藥物 。
由於冠狀病毒主蛋白酶的底物結合口袋具有高度保守性 ,研發團隊決定採取基於結構的藥物設計策略進行抗新冠肺炎藥物研發 。不舍晝夜 ,鏖戰數月 ,攻關小組取得重要進展 ,發現一類結構新穎 、高效 、安全的抗新冠肺炎病毒候選藥物 。在攻關團隊和轉化企業的合力推進下 ,該候選藥物於2020年8月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 ,並於2021年3月在Frontage臨床研究中心啟動臨床I期試驗 。
回首研發經歷 ,柳紅表示 ,國家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從事創新藥物研究工作 ,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是科學家應有的「標配」 ,「出新藥 、出好藥」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是她實踐的標準 。
柳紅認為 ,上海藥物所是國家隊 ,應以國家需求為導向 ,以人民利益為重 。她長期關注禽流感 、愛滋病等涉及國家衛生安全的重大疾病藥物研發 ,為國家公共衛生安全進行技術儲備 。抗愛滋病項目成果轉化難度大 ,她不顧風險堅持臨床開發 。目前 ,柳紅團隊開發的抗愛滋病新藥塞拉維諾正處於臨床I期研究階段 ,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
應時代趨勢 創新研發方法
新藥研發投入巨大 ,柳紅深諳現實 。為了降低研發成本 、提高效率 ,她和團隊將傳統的藥物化學設計方法與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和生物活性篩選方法相結合 ,可以針對感染性疾病(愛滋病 、禽流感) 、炎症 、腫瘤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的20餘個靶標 。該方法可用於藥物先導化合物的發現與優化研究 。
如何快速合成那些有藥物潛力的化合物 ,用於活性測試和安全性評價 ,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過程 。結合實際需要 ,柳紅等發展了一系列創新 、高效 、環保的有機合成新方法 。她表示 ,依託這些高效的合成方法 ,不僅能快速得到目標分子 ,還能建立具有優勢骨架結構 、化合物數目眾多的化合物庫 。作為資源的儲備 ,其可以在將來用於新靶點的活性篩選 。
利用這個藥物研究模式 ,柳紅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團隊針對感染性疾病 、炎症 、腫瘤以及代謝性疾病等多個疾病領域發現10餘個候選新藥 ,7個處於臨床研究 ,獲國內外授權專利86項 ,實現技術轉讓7項 。
「未來這個藥物研究模式還將高效提供更多的疾病候選藥物 。」對此柳紅充滿信心 。在她看來 ,一位合格的科研人員 ,要具備創新思維和意識 ,要對科學鍥而不捨地探索追求 ,要有一股為科學研究獻身的拼勁 ,更為重要的 ,要有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
一切成績源於團隊的共同努力
今年7月 ,2021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 ,柳紅等10位科技工作者入選 。「我是新藥設計與發現科研團隊的一員 ,所有的成績和榮譽都是整個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柳紅說 。
與很多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一樣 ,柳紅也希望能儘快出成果 ,但新藥研發周期長 ,並不是每個合成的化合物都能成為上市的新藥 。在她看來 ,如何營造積極向上 、充滿活力的科研氛圍至關重要 。
「柳老師總能在平淡的科研工作中發現樂趣 ,並將歡樂傳遞給我們 。」研究員王江說 。
每年年末 ,柳紅就會鼓勵和組織學生編排小品 、表演合唱等 ,節目總是能贏得喝彩 、掌聲 。「科研是在一次次失敗中探索的 ,而文藝創作卻能發揮學生特長 ,豐富科研生活 ,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和團隊始終是柳紅牽掛和關注的 。
做導師20多個年頭 ,柳紅時刻關注教育工作 。她心系青少年科普 ,努力提升邊遠地區的教育水平 ,參與製作了多個科普教育課程課件以及科普微視頻 。「我沒做什麼 ,不值一提 。」被問起這些 ,柳紅連連擺手 。
不忘初心 ,一心一意做藥人 。科研上遇到再多的困難 ,柳紅心中也總是充滿熱情 。「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 ,都會思考自己適合做什麼 、感興趣的是什麼 。我覺得做科研是非常有意思的工作 ,這種信念給了我無盡的動力 。」柳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