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新院士應邀作藥學前沿承嘏講壇第四十八講

  2022年9月22日 ,上海藥物所「藥學前沿承嘏講壇」第四十八講在承嘏廳舉行 。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院士應邀作了題為「把握科技生涯發展方向的人文哲理---從我團隊的科研案例談起」的專題報告 。藥物所副所長高召兵主持報告會 ,近二百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線上線下參會 。
  鄧子新團隊的研究領域集中在放線菌遺傳學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學生物學及DNA硫修飾 。其中涉及DNA複製調控 、限制和修飾系統 ,微生物代謝途徑 ,代謝工程及次級代謝產物的生物化學 ,非天然抗生素藥物創新的基因工程等 。在DNA骨架上發現了硫修飾 ,並系統地研究了DNA硫修飾發生的生物化學機理和生物學意義 ,在國際上開創了表觀遺傳學一個嶄新的分支領域 。
  鄧子新的報告深入淺出 ,講述科學發現的同時結合人文哲理 。報告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其一為DNA硫修飾的科學發現——從科學未知數到「冷門」新領域;其二為重要抗生素的化學生物學 。鄧子新通過兩類實例闡述了科學研究過程中的諸多思考和哲理 。在第一類例子中 ,其團隊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 ,基於實驗中的一個微小異常首次揭示了DNA骨架上的硫修飾 ,並通過這個科學研究故事告訴我們「冷門」探索的科學價值 ,即「冷門」考驗着創新的毅力和執着精神 ,科學發展需要關注「冷門」 ,熱衷給「冷門」添柴;研究人員需要靜得下心 、沉得住氣 、坐得住冷板凳;非共識研究的成功通常是「出人意料」 ,令人「大開眼界」的 。第二類例子中 ,他從國家需求出發對南昌黴素 、井崗黴素 、殺念黴素展開深入研究 ,總結出科學研究需要在「熱門」里求「延伸」 、「熱門」里找「盲點」 、「熱門」里挖「瑕疵」 。「熱門」研究中給到人們的啟示 ,即「熱門」的升華是事關科技進步的大局;不要畏進「熱門」淘金 ,入「熱門」淘金樂中有苦;沒有任何東西是無懈可擊的 ,要睜大眼睛去找沒研究到位的東西 。最後鄧子新還針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成才的核心要素展開了講述 。報告結束後 ,現場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鄧子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 、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教授, 現擔任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微生物學會榮譽理事長 、全球工業微生物學會(GIM)主席等 。長期從事微生物代謝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主攻放線菌遺傳學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學生物學 ,打開DNA硫修飾新領域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500餘篇研究論文 。研究成果曾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和環球科學全球十大科學新聞 。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瑞典國王Baudiouin獎」和俄羅斯國家工程院金質勳章等 。
  本期講壇由上海藥物所主辦 ,原創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承辦 。
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院士做承嘏講壇專題報告

藥物所師生參加專題報告會

藥物所高召兵副所長和程震研究員為鄧子新院士頒發講壇紀念證書
(供稿部門 :新藥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 、廖蒼松課題組 ;供稿人 :廖蒼松 、丁寧)